< 返回
来自小角落里的震荡

a企业是某省的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民营饮料生产企业,虽然行业竞争一直是热度有增无减,但a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却是稳步上升,一直是该省的标兵企业之一,在行业内也很有影响力。

a企业真正的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那时a企业刚转为民营,产品影响力小,市场也小,拓市困难重重。但那时有两个关键人物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一个是现任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的李洪阅,一个是现任该企业销售公司总经理的谭一斌,两个人敢想敢干,硬是从提篮子上门推销开始,把a企业的销售网络从当初的本市市场做到如今的大半个中国,主力销售市场也达到几个省。现在,a企业全年的销售额达到十几亿元,企业规模、生产技术水平也远非昔日可比,李和谭也成了企业明星。

李负责企业总体运营和管理,在对外的高层活动中表现很活跃;谭负责企业的销售,在近年的市场拓展中立下赦赦战功。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的市场推广已发展到对每一个终端店面的“寸土必争”,在产品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市场销售有着决定企业生死的话语权,市场攻坚战也成了市场推广的常态和关键。谭是从市场攻坚中伴随企业一同成长起来的销售总经理,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强调销售目标和下属的执行,如果下属执行不力,他从来不喜欢听下属提供的理由,在他看来,这些“理由”是辩解和托辞。谭经常泡在市场,甚至亲率下属攻坚,可谓劳苦功高。

但是树大分权,虽然李是a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然而谭很不服李,认为李不懂市场,a企业是因为销售有增长才活得这么风光,结果两人在一些会议上谁也不服谁。

a企业办了个内刊,专门招了几个人负责,开始几年是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洪阅直接管,后来内刊部划归销售部门,由销售公司总经理谭一斌管。内刊一般是报道本企业的事情,宣扬企业的风采;负责内刊的几个人,平时的工作就是负责采写有关企业的事件。总的来说,内刊在企业中处于一个边缘位置,·领导一般性的重视就足够。

有一次,a企业要召开一个全省饮料行业工作会议,由于当地政府很重视,不但以政府的名义召开,会议的宣传报道还由政府负责,a企业也很重视,专门开会统一部署了各项工作。李洪阅亲自指示,既然是全省的行业工作会议,当然要邀请b企业来参加(b企业是a企业的竞争对手,底下里两个企业在市场上是争锋拉锯的),这也显得a企业在行业中的大家风范。对a企业来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其企业内刊当然不能错过宣传报道了。李洪阅也指示:这次会议报道由当地市政府负责(平时李与政府打交道多,当然相信政府的报道力量了),内刊人员负责会场拍照、记录就行了;另外,宣传部负责邀请本省行业内的其它企业。

一切安排就绪,会议也正常进行,有模有样。然而,会议完结后,李洪阅和谭一斌二人均不满意。

李洪阅不满意的是,b企业居然没来,于是责问宣传部为何没邀请b企业。而宣传部哑口无言,因为宣传部归销售公司管,销售公司总经理谭一斌认为没必要请b企业这个竞争对手来会上抢风头,就没让宣传部邀请。

谭一斌大为光火的是,这次会议这么重要,当地的报纸居然只发了巴掌大一块报道(李洪阅也不满意这次会议报道太少)。于是谭一斌就质问内刊部的负责人,因为内刊部是负责报道的,并且内刊部平时和当地的媒体联系得多。但内刊部的人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首先,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洪阅表了态,说当地政府负责报道,内刊部负责会议现场的拍照、记录就可以了;其次,由于内刊部划归销售公司管,·此次会议要在当地报纸上要作怎样的报道,当地报刊认为要销售公司总经理谭一斌拍了板才算,虽然私下内刊部按往常的惯例与当地报纸联系过,但当地报纸觉得没有谭一斌拍板,·就没“赚头”,于是表现得不积极,安排的记者好些没有到场,作的报道还是内刊部把稿件组织好后才给登上去的,结果只登了巴掌大一块。

内刊部划归销售公司后,一般的工作程序是:内刊的宣传报道按销售公司的意思来做,如果有报社作a企业的宣传报道(一般是a企业付费了的),先是征得谭一斌的同意,再去找内刊部,由内刊部提供相关的宣传资料、确定版面的相关细节并负责校对。显然,这次会议没按这个程序去做。

谭一斌把内刊部的人狠狠地训了一顿,认为只要是他自己督办的事情,没一件是没办好的,这次是内刊部执行不力。谭只强调结果,根本不听内刊部相关人员的解释,认为他们是找借口。内刊部的人也是一肚苦水:上层领导人意见不统一,·下面很难办事;现在的报纸,企业不花钱他们就不上企业的宣传报道,连谭一斌平时也强调“没钱办不好事”,但这次会议,因为觉得是当地政府负责报道的,谭一斌没拍板说给钱。

由于内刊部全体人员都受到了谭一斌前所未有的严厉训斥,又不容解释,大家虽然嘴上没吭声,心里面还是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纷纷抱不平,并且这种心声都散开了去,激荡起平时的一些事情:

1、硬性广告本来由广告部负责,广告合同由谭一斌签,但最后合同结款时,要由内刊部去广告部审查广告合同,并查证硬性广告具体的刊登日期和投放总量,而内刊部平时就没有其它部门应提供的硬性广告投放的具体资料(包括广告位置、投放日期、广告样刊等),·以致于有时内刊提供给当地报纸上的宣传报道材料不能很好地配合广告部的广告投放。

2、b企业虽然实力上逊色于a企业,但它在宣传报道上舍得花钱,甚至挖角a企业的宣传人才,提供给他们比a企业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那些原来在a企业被训斥被不看好的人,去了b企业,能力都展现出来了,像获得新生一样。

3、谭整天忙着市场上的事情,觉得没他督办事情就办不好,平时缺少和企业基层人员沟通,只有大家听他的(要去实现什么目标,不管过程),他很少听大家的。这套做法,在市场销售上让谭获得成功,他确信为真理,但让内刊部、宣传部都没了生气。

在高层声音的不统一下,在谭一斌的不容辩解和训斥下,内刊部人心浮动,向往跳槽到b企业的同事来。而一想起现在在b企业干得很好的同事,内刊部的人更觉a企业的环境让入压抑,再难呆下去。

透过现象看本质,a企业的问题在哪?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