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建立品牌而不是知名度

《商务周刊》:遭遇信任危机后,中国制造业更加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您认为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自主品牌要崛起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和考验?

姜汝祥:对于中国制造业,现在必须开始做品牌。中国制造的产品正在海外受到反弹反映的一个信号是,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产品的关注已经从价格认同转到对品质的挑剔。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的硬件生产基地向中国的转移基本已经完成,而产业转移势必继续向下推行,中国企业要么升级到全球一流品牌的阵营,要么在下一次产业转移中变成空壳。

中国企业在创立品牌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是品牌内涵的建立。品牌内涵由消费者赋予,而中国的消费周期是全世界最短、最不成熟的,这就意味着消费者给中国企业贡献的要素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看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都是非常痛苦的过程。而且品牌背后其实跟民族性格有关系,因为中国文化是人性化的而非商业化的文化,所以我们看到中国企业的组织特性是不明确的。美国企业文化是以创新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是以危机意识为主的质量文化,德国企业是以规则为主建立起来的等级文化。回过头来再看中国企业是一种实用主义文化,眼前什么有用就先搞什么,这使得中国品牌没有共同的特色,因为品牌的背后就是企业文化。

因此,中国企业在国内建立的不是真正的品牌,而是知名度。中国的消费已经压抑了几十年,在需求的快速释放中,品牌有很大的机会。比如说中国人突然意识到早上不该喝粥,该喝牛奶,几乎一瞬间就造就出一大堆乳品品牌。但严格说来这不是品牌,而是知名度。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品牌的背后应该有文化内涵,比如说起google,大家立即就能想到“不作恶”、“硅谷文化”。但是说到百度,我们只能联想到搜索引擎。

第二个问题来源于中国企业组织的建立。中国的商业组织没有遗产可以继承,以前的商会、商帮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组织,因为没有私有制和产权保护。缺少强大组织基因的中国企业也就没有安全感,所以企业经常拿国家、民族来唱高调,找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加进企业基因里去。如果我们的品牌是这样的组织做出来的,接下来的品牌内涵就非常空洞。

《商务周刊》: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难题?

姜汝祥:我们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来看。在国际市场,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任何进步的背后都要有成本,只有进步没有成本是不公平的。但我们先要区分哪些是该付的成本,比如说,国外消费者的心理我们不懂,这种成本我们要很坦然的付。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常由于不懂国外的游戏规则支付不必要的成本,国外的商业规则完全事先可以学习、了解。只是需要我们有好的心态。

如果企业能够理解国外的商业规则,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成熟的管理和学习体系,那么在国内市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国内市场和消费者也会慢慢成熟起来。这就是我们讲的求其上得其中,在国际上做强以后,在国内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商务周刊》: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建立了自主品牌,这些还很年轻的自主品牌一诞生就面临非常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它们应该怎样兼顾生存和品牌建设?

姜汝祥:从理论上来说,品牌的创建有很多道路可走,买国外的品牌或者与国外合资其实都不可怕,因为品牌形成的背后,是外部建立消费者认同、内部建立组织文化的过程。一个企业用别人的品牌一样可以建立自己的个性,一旦懂了这个道理之后,把品牌换成自己的不就行了吗。

中国汽车品牌背后也是不成熟的消费者,在这个阶段品牌崛起得很快,生存能力很强,但对于成为世界级品牌未必是一件好事。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必须走出去,这是一个定论,全球的汽车企业没有一家是国内企业,因为汽车是一个全球资源的整合产业。但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一个侏儒,既面临一个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又没有形成大企业。

中国汽车企业之前的国际化,比如华晨向德国出口,吉利国外建厂,都很值得赞扬,但意义不大。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实现突破,就像日本汽车企业之前所做的打入全球汽车阵营,首先要在产业链内有最基本的资格,就是完成制造体系里的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内部组织建设、研发体系的建设等。整个汽车企业是一个耦合体,只有这些基本功搞定了,才有进入汽车产业的资格。汽车已经发展了一两百年的历史,这一套东西是很成熟的,每个企业都应该学会的。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中国汽车企业还没有完成这一过程。不仅是由于华晨、吉利在欧洲市场碰壁,比如说我们的客户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的制造业,但是有几个大的行业是没有的,除了中石化、中石油、银行业,就是汽车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被前面的成功冲昏了头脑,现在过于追求规模,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忽视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大家都是在规模上的突破,这肯定是必须的,但规模扩张就像人的成长一样,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长大上,要放在智力的提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