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狂才能生存”,华为就是偏执地认为,研发就是生命,自己的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于是,华为的偏执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任正非已经成为业界的传奇,最让记者头疼不己的是任正非从来不接受记者的采访,由于处世低调,任正非被媒体称为神秘人物,其个人公开资料甚少,有关任正非的故事更多地是来源于《华为人报》,这个华为的窗口。
关于华为,说得已经太多了,但是,有一个细节却是业界很少提及的。那就是,任正非创办华为的故事也颇为奇特。从军队离开后,任正非无所事事地漫步在深圳的街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任正非感到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但是,故事该怎么开始呢?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于是“偶然”地做起了程控交换机的代理。当时,任正非连程控交换机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时中国的通信业刚起步,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通信线路资源却很紧销,大家想必都还记得为了装一部电话机排队等半年的故事吧,那时就是这样。
任正非很有商业头脑,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那时只有这一家运营商)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于是,他拉起队伍开始踏踏实实搞研发。
当时的中国交换机市场,大型局用机和用户机基本上都来自国外的电信企业和他们在中国境内的合资企业,在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风险性。所以很多人不理解华为公司为何放着轻而易得的钱不赚,却去劳神费财地搞科研。任正非不乏商人的精明,但更有军事家的雄才大略。任正非说:“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了。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任正非是军人出身,他经常和员工讲毛泽东、邓小平,谈论三大战役、抗美援朝,而且讲得群情激奋。他讲到,在战场上,军人的使命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尊严;在市场上,企业家的使命则是捍卫企业的市场地位。而现代商战中,只有技术自立,才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研支撑体系,企业地位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任正非选择了走技术自立、发展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
电信是一个竞争残酷的行业,世界上任何电信公司不是发展,就是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华为同样如此,没有退路,要生存,就得发展,在压力面前任正非发下誓言:“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全力,在公平竞争中自下而上发展,决不后退、低头”;“不被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打倒”;“十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带着这些信念,任正非的管理显得强硬甚至几近偏执。
事实上,偶然进入通信领域并不奇怪,但是,让人们惊奇的是,偶然之举却成就了一个如此强大的公司,这其后的故事里又有哪些传奇呢?
华为成长的传奇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反差。华为所打造的新锐的网络技术,所建立的是透明而现代化的企业总部,所追求的高度竞争的企业文化,但任正非却用中国最传统的方式管理华为。革命化的团结大动员、唱军歌式的管理模式在华为是一种有趣的特殊现象。事实上,华为就是任正非,而任正非就是华为,正如“文如其人”一样,企业也如其创始人。在企业中任正非显现了军人雷厉风行的性格,说话直来直去,态度有些显得暴躁和不留情面。据说在某次中层干部会议上,任正非对财务总监说:“你的长进非常大,”而下半句却是,“从水平特别差变成比较差!”
经历了多次大环境起伏,任正非对危机特别警觉,在管理理念中也略带“血腥”,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因为狼有让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任正非还有些“狡猾”,他不满足于只像狼,而是要求华为的每个部门都要有一个狼狈组织计划,既要有进攻性的狼,又要有精于算计的狈。
或许正是这些凶悍的企业文化,使华为成为连跨国巨头都寝食难安的一匹“土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