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成功男性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那么,一大群成功女性的背后,是否应该有一个更伟大的男性呢?
刘长乐就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作为凤凰卫视的创始人、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打造出像吴小莉、闾丘露薇这样的“女大牌”,却希望自己“名气越小越好”。
这个女人背后的男人,兼顾了诗人和商人的气质,就是要在洋人把持的媒体话语权中给华人也占个位置。
女人和男人
刘长乐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往往与女性有关──这种说法或许有些夸张,其实倒也不假。
最近一次就发生在今年3月。当时,著名的“战地玫瑰”闾丘露薇在伊拉克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返回巴格达,结果在过境时海事卫星电话被伊方封存,一度与总部失去联络长达十几个小时。
“当时我真是焦急万分,”现在回想起来,刘长乐的头上还有些冒汗,“我与美联、路透的记者都联系过,还告诉具体负责人:闾丘一有消息,马上打电话给我,不管有多晚。”结果,闾丘打回来的第一个电话没接通,后来还是她留下号码,刘长乐亲自打过去的。
“当时我和闾丘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两人竟然在电话两头哽咽起来。”而闾丘在她的新书《我已出发》中是这样记录这个惊心动魄的时刻的:没有刘总,就没有我闾丘;没有闾丘,也就没有这本书。
另外一个时刻发生在1998年3月19日。当时,国务院总理朱金容基在新一届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上点名让吴小莉提问。坐在荧光屏前的刘长乐顿时又惊又喜──中国领导人像这样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一家媒体的喜爱,并能叫得出记者的名字,此前还从未听说过。而朱总理的回答,当天就让香港股指上涨340点,隐性价值估计达到2000亿港币以上。
记者:凤凰卫视特别擅长打出女主播、女记者、女评论人的品牌,像吴小莉、陈鲁豫、闾丘露薇等都是女性。是否主打“女性牌”本身就是凤凰的一种策略?取名为“凤凰”之意是否是早有这样的打算?
刘长乐:在古文中,凤为阳,凰为阴,“凤凰”二字就是阴阳结合,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并非故意强调女性的品牌──凤凰和龙都是中国的吉祥物,都在天上飞,但是龙阳刚有余,美丽不足。我们认为,凤凰五彩缤纷的形象,比较符合电视媒体的特征。
说到凤凰内部女性员工比较出跳,其实是指记者和主持人的队伍中女性比重偏大;相比之下,我们的评论员全都是男性。当然,女性做记者有天生的优势,现在香港的大部分记者都是女性。
这次伊拉克报道中,有很多人“投诉”我说,派到战争第一线去的全是女的,实在是太残忍了。其实,那些女记者回来后最大的感慨是:最辛苦的还是男人──他们往往既是摄影师,又是司机。那次隗静(派科威特记者)凌晨3点被美国宪兵赶出军营后,伤心地哭了起来,一路还是搭档的萧燕(随行的摄影师)哄她开心的呢。
记者:对于公众而言,您的很多女员工可能现在比您本人还要有名,还要“大牌”。在这么一大群“女大牌”的包围下,作为男性,您是否也会隐约感到某种压力?
刘长乐:(笑)我的追求是:她们的名气越大越好,我自己的名气越小越好。说实话,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
但是,有一点我认为她们非常可贵:这些“女大牌”不管自己名气有多响,做起事来都是平易近人,非常低调,因为“大牌”指的是你所做事情的成果以及社会影响力,而绝不是指你行为的方式。所以,在对待新闻上,我们都是一样的亢奋,一样的不耻下问。
诗人和商人
1951年刘长乐出生于上海。说起自己的名字,他笑着证实了记者的猜想,“对,我就是出生在长乐路上的。不过,当时父亲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我的哥哥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以取名为‘全胜’,就是‘全国胜利’;而我要晚两年,所以就是‘长久快乐’。”
或许是命运的垂青,刘长乐就真的“长久快乐”下去了。1980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刘长乐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由于他本人块头大,嗓门响,语速极快,思维清晰流畅,很快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刘氏播报法”。这个“拿手绝活”不仅让他顺利地从普通记者做到高级管理人员,而且也为日后创办凤凰培养了一大“嫡传弟子”。
1988年,刘长乐果断抓住时机,辞职下海经商,先是从事石油制品的中间贸易,而后又在房地产市场斩获颇丰。然而,就像他自己的一句名言,“先学会写诗,再学会做生意”,刘长乐的血液里始终澎湃着做新闻的冲动。这种难以言说的归属感终于让他在1996年创办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开办欧洲台、美洲台、电影台和咨询台。
“我的办公室在凤凰大厦9楼,可我总喜欢往19楼跑──那里是讨论节目制作的会议室。我特别喜欢和他们一起‘头脑风暴’。”刘长乐告诉记者,伊拉克战争期间,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整天围着伊拉克地图,亢奋地不得了,恨不得自己也“杀将过去”。
然而,要是认为刘长乐只是个“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人,那么就大错特错了。投资传媒,特别是投资电视行业,正是他本人经商中最精明的一笔。他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内地电视媒体的广告总额只占g dp的0.5%都不到,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要超过1%,更不要说这些国家本身的g dp基数已经很大了。
“所以,未来20年里内地的媒体市场将非常看好”,刘长乐肯定地说,“我看还不是8、9点钟的太阳,是5、6点钟的太阳。”
记者:您最早从事的是媒体工作,然后下海经商,最后又回到了媒体这一行。即使现在身为商人,您是否仍然有在采访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冲动?刘长乐:可以说,做新闻是我与生俱来的冲动。现在我就对自己的工作状态不太满意:我每天90%的时间都花在了内部管理、资金运作上,只有10%的时间来关心节目内容。但是就是这10%让我感到很亢奋,而且会很快地进入状态。
每当碰到突发事件或重大报道,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如果我是记者……”,而不是“如果我是管理者……”。尽管这样有时会妨碍内部管理,但我认为这纔是真正的“内行管内行”。
记者:所以有人评价说,您投资凤凰只用了10%的财力,却花了90%的精力。换言之,就是您只用了10%的精力去管理剩下90%的财产。作为商人,您认为这样的投入合算吗?
刘长乐:我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个媒体人──以前是记者,现在是媒体的商人。一个人到了一定的阶段,资本积累和事业成就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最高的境界。这时你考虑的不再只是投资回报率,也不是如何增加市值,而是一种自我陶醉、自我满足。
记者:凤凰卫视目前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个企业的产品阶段和品牌阶段。然而,您自己也承认,您与默多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资本阶段的运作经验不足,反而对媒体本身投入了太大的热情。您认为这是一种缺点,还是一种优点?“写诗”的气质是否也可能妨碍您“做生意”?
刘长乐:我今年已经50多岁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过,我下一步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用人──我自己可以不必去研究资本运作,但我必须培养在金融、法律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来为凤凰运作资本。一个人毕竟不能包打天下,而我宁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节目制作上。